2025GDC直击»《艾尔登法环》游戏深度解析丨物理引擎升级与技术创新

频道:手游攻略 日期:

2025GDC直击»艾尔登法环丨物理引擎升级,深度技术解析

在2025年的游戏开发者大会(GDC)上,FromSoftware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当《艾尔登法环》新DLC「星辉之影」的实机演示开始时,台下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几乎掀翻屋顶——玩家操控的角色骑马跃下悬崖,马匹在半空调整姿态,前蹄精准踩中岩壁缝隙;长枪刺穿敌人盔甲的瞬间,金属碎片以逼真的抛物线飞溅,甚至在触地后因材质不同产生细微反弹,这些细节并非动画预演,而是全新物理引擎「混沌之核2.0」实时运算的结果,作为GDC技术分会场的重头戏,这场演讲彻底揭开了《艾尔登法环》为何能重新定义开放世界物理交互的秘密。

物理引擎迭代史:从「硬核」到「鲜活」的进化论

回望2022年《艾尔登法环》初代发布时,其物理系统就已打破魂系游戏的传统框架,玩家至今津津乐道的「大树守卫踩塌石桥」「陨石砸穿城堡」等场景,背后是初代「混沌之核」引擎对刚体碰撞与碎片化破坏的突破性尝试,但玩家吐槽的「空气墙」「穿模披风」「纸片树叶」等问题,也暴露出传统物理引擎在开放世界中的局限性。

三年后的今天,「混沌之核2.0」彻底重构了物理交互的底层逻辑,项目组在GDC演讲中直言:「我们不再满足于让物体看起来会动,而是要构建一个能被玩家感知的鲜活世界。」这种理念转变直接催生了三大核心技术突破:

  1. 动态层级碰撞系统(DLCS)
    传统物理引擎采用「静态网格+简单碰撞体」的组合,导致角色与环境的互动像在打保龄球,而DLCS将场景拆解为数百万个微小「物理节点」,每个节点实时计算受力反馈,当玩家挥剑劈砍树干时,剑刃接触的节点会触发连锁形变,从树皮剥落、木纤维断裂到树干倾倒,整个过程完全由物理规则驱动,更惊人的是,这种精细度并未牺牲性能——通过AI预判玩家行动路径,引擎会动态调整节点密度,确保关键区域的交互真实感。

  2. 自适应材质网络(AMN)
    在初代游戏中,金属、布料、液体的物理表现需要手动设置参数,现在AMN系统能通过机器学习自动识别物体材质,并调用对应的物理模型,当Boss「鲜血君王」的披风被火焰点燃时,系统会同时激活布料燃烧动画、热空气上升气流、以及灰烬随风飘散的轨迹,这种跨材质的复合物理效果,让战斗中的环境互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戏剧张力。

  3. 量子化物理层(QPL)
    这是最颠覆性的创新——将物理计算与游戏帧率解绑,传统引擎每帧只能进行一次物理更新,导致高速运动物体出现「橡皮筋效应」,QPL采用分时复用技术,将1秒拆分为120个物理时间切片,即使玩家以200km/h的速度骑马冲刺,马蹄与地面的接触判断依然精准到毫米级,在实机演示中,测试员故意让角色从高空坠落,角色在翻滚过程中连续触发了草地、灌木、岩石三种地形的物理反馈,最终卡在岩石缝隙里的姿势,与现实中的物理规律完全吻合。

    2025GDC直击»艾尔登法环丨物理引擎升级,深度技术解析

技术攻坚战:把「不可能」变成「理所当然」

当FromSoftware宣布要重构物理引擎时,行业内外一片哗然,毕竟,在3A游戏开发成本突破3亿美元的今天,对核心系统动刀无异于「在飞行中更换引擎」,但技术总监宫崎英高在演讲中透露:「我们早就受够了为了技术限制而妥协设计的日子。」

破解「开放世界物理悖论」
传统开放世界游戏面临两难选择:要么牺牲物理精度换取流畅性,要么用预烘焙动画保证表现力。「混沌之核2.0」的解决方案是「空间分块+事件驱动」架构,整个交界地被划分为2048×2048个物理区块,每个区块独立运行物理模拟,当玩家靠近时,相邻区块会提前加载物理状态;远离时则进入低精度待机模式,更巧妙的是,系统会记录玩家行为数据,动态预测高频交互区域,经常有玩家在史东薇尔城跳崖自杀,现在悬崖边缘的岩石风化效果会比其他区域更逼真。

让AI学会「物理直觉」
在DLC「星辉之影」中,敌人的攻击不再遵循固定套路,得益于与物理引擎深度整合的AI系统,敌人会根据环境实时调整战术:当玩家躲在树后时,持斧敌人会先砍断树干制造倒塌伤害;面对举盾玩家,长枪兵会刺击盾牌边缘引发旋转脱手,这种「物理驱动AI」的实现,靠的是将物理模拟结果实时输入行为树,每个敌人都内置了300多种物理交互预案,配合动态难度调整,让每场战斗都充满变数。

玩家自创物理谜题
最让开发者惊喜的是,物理引擎升级催生了大量玩家自制内容,在测试阶段,有玩家发现可以通过连续攻击特定岩石节点,制造出通往隐藏区域的路径;还有人利用环境物理规则,设计出「用投掷物改变敌人弹道」的邪道打法,这些发现直接启发了DLC中的「环境解谜」系统——现在每个地下城都隐藏着需要玩家活用物理规则才能破解的机关。

细节狂魔:当物理精度卷到像素级

在GDC现场的Demo体验区,记者们发现了更多令人咋舌的细节:

  • 布料系统的「蝴蝶效应」:角色披风不再只是随风摆动,而是会与武器、环境产生真实互动,当玩家持巨剑奔跑时,披风会被气流卷入剑身缠绕,需要甩动身体才能挣脱;在狭窄通道中,披风甚至可能被门框勾住,影响移动速度。

    2025GDC直击»艾尔登法环丨物理引擎升级,深度技术解析

  • 动态负重反馈:装备重量现在会直接影响物理表现,穿着重甲时,跳跃落地会压塌木质地板;翻滚动作会产生更明显的地面凹陷;连马匹的嘶鸣声都会因负重不同而变化。

  • 环境破坏的「多米诺效应」:摧毁城墙不再只是视觉特效,现在用投石机击中城墙弱点,会引发连锁坍塌:石块坠落会砸伤下方敌人,扬起的尘土会影响视野,甚至改变局部天气系统——暴雨天气会让碎石区域变得泥泞难行。

  • NPC的「物理记忆」:NPC会记住玩家造成的物理破坏,如果玩家多次用爆炸箭轰塌某座桥梁,后续剧情中NPC会主动提醒:「那条路已经被你炸毁了,我们从东边绕行吧。」

行业冲击波:物理引擎革命的连锁反应

《艾尔登法环》的物理引擎升级,正在引发整个行业的连锁反应:

  1. 技术标准重新洗牌
    Unity和Unreal引擎迅速跟进,在最新版本中加入类似DLCS的动态碰撞系统,某独立游戏开发者调侃:「以前我们调侃FromSoftware的引擎落后,现在反而要感谢他们把行业门槛抬高了。」

  2. 玩法设计范式转移
    物理交互的深化正在催生新玩法,在DLC「星辉之影」中,玩家需要利用环境物理规则完成「用瀑布冲走BOSS」「制造雪崩掩护撤退」等任务,这种设计思路正在被《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2》等作品借鉴。

    2025GDC直击»艾尔登法环丨物理引擎升级,深度技术解析

  3. AI训练数据革命
    「混沌之核2.0」每天产生的物理模拟数据高达2PB,这些真实世界级别的数据正在反哺AI训练,有消息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团队正在与FromSoftware接触,探讨将游戏物理引擎用于模拟真实道路环境。

未来展望:当物理引擎遇上量子计算

在演讲尾声,宫崎英高抛出了一个更惊人的愿景:「我们正在探索将量子计算引入物理模拟。」虽然目前还处于概念验证阶段,但初步实验显示,量子算法能让液体模拟的粒子数提升100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体视觉」,想象一下:当玩家跳入护城河时,每一滴水花都会根据实时水温、流速、角色动作产生独特反馈,这种体验或许将在《艾尔登法环2》中成为现实。

从GDC展馆出来时,夜幕已笼罩旧金山,但《艾尔登法环》物理引擎升级点燃的讨论热潮,才刚刚开始,这场技术革命证明了一件事:当游戏开发者不再满足于「让玩家觉得好玩」,而是执着于「让世界变得可信」,虚拟与现实的边界,终将被彻底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