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为何苹果付费榜的人肉刷榜现象愈加严重,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注:本文所有章节标题均来自《苹果应用商店审核指南》
■ “给他们期望之外的东西”
“Go the extra mile. Give them more than they expect.”
春节前,我对去年曾采访过的独立游戏开发者们作了一些回访,想了解一下这些朋友们的近况。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苹果商店中国区的付费榜在近几个月来产生了一些越来越显著的变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对记者说:“(近几个月来)很多刷榜公司找到我,发现刷榜公司越来越多,价格也水涨船高。” “刷付费榜TOP20的价格从去年的几万,到现在已经十多万了。”
记者在2015年8月采访《霸王卧龙传》的开发人逍遥时,他曾告诉记者,游戏在付费排行榜排到31名的位置时,一天内的最高下载量达到过500次。换句话说,在8月时,付费榜购买人达到500多人/日就能达到30名左右的排名。
而在2015年9月9日时,该游戏的单日下载量最高达900多次——排名在29名。也就是说,从8月初到9月初,游戏同样达到付费下载榜30名左右所需要的下载人次增加了400次。
在回访中,逍遥告诉记者,游戏现在累计的下载量在50000~60000之间,不过“现在能感觉到相同的量到不了相同的排名了。”
记者问:“从哪里感觉到的?”
逍遥:“记得刚开始下载,200人下载可排50左右。现在200人在80开外。”
记者:“现在每天还有200左右?”
逍遥:“不均,12月基本100出头,1月好转,最近能过200。”
记者:“你最近在贴吧还是什么地方,做过宣传吗?”
逍遥:“没有,12月促销游戏多,1月大量冰点的走了,自然恢复。11月底好些国产游戏评价被冻,有较大影响。11月底好多国产游戏评价被冻,推测是官方在排查虚假评论,玩家看不到星级、评论,影响很负面。”
记者:“今天游戏付费榜排名65,全部含软件排名79,下载量有多少?”
逍遥:“昨天(2月3日)的统计是229。”

——短短几个月时间,付费榜排名的同样位置所需要的人数增加了这么多,是人们的消费习惯改变了吗?答案我想你我都心知肚明,当然是和刷榜有关。
■ “人工增加访问次数或者广告点击量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
“Apps that artificial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impressions or click-throughs of ads will be rejected”
刷榜是围绕App Store平台而共生的一个生态链,此前DS2M对“刷榜”的多角度报道已经谈得很多了,不过这里还要简单提一下付费榜和畅销榜的差异。畅销榜是游戏大作的乐园,想刷畅销榜的游戏,每一天的投入就要达到几十万,而即使不动用刷榜手段,自身也需要达到每天几十万的收入,否则要靠刷榜上去也很难。畅销榜刷榜的主要目的无非是吸量、提高品牌影响力以及游戏运营商融资前的肌肉秀。
而付费榜刷榜的目的就各有不同了。小产品可以靠刷付费榜“吸量”,刷一轮榜来赚一轮钱,而当依靠付费榜吸量的收入已经无法支持每天刷榜投入,这些小产品也就不刷榜了,当然有些游戏在这个过程里就能赚到钱;大产品刷付费榜就是为了小规模先测一下游戏的数据,然后转免费再行推广。
为什么要靠在付费榜刷榜来测数据呢?这就要说到付费榜的特点。付费榜早先的特点是在于愿意付费购买游戏的人数极少,但这部分用户质量非常高。2014年之前的付费榜第一名只需要1000-2000左右的下载量级。很多量级较低的网游宣称自己达到付费榜的二十名之前的成绩,所需支付的刷榜费用其实是极少的。
因此,在那个时期,用户质量极高、刷榜成本又极低的付费榜可以说是B级、C级产品的乐园——只要你上付费榜,靠冲到付费榜单的前几名,每天的收入都能达到数万元人民币。产品质量稍微好些,就能做到十几万元/天的收入规模。当时刷榜的用户成本一个人是十几元,请刷榜公司1万人次的人肉刷榜,一天的花销也就是十几万一天,这对中小厂商来说,付出和收益比还是划算的,如果产品有亮点,其利润也是可观的。
付费榜的动荡或许开始于苹果市场在2014年11月起的1元政策之后。1元政策让刷榜的成本迅速降低。不知还有多少朋友记得DS2M在2014年底所撰写的《苹果市场1元后》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作出了“付费榜迟早会开始乱的”的预言。当时已经有一些公司或团体宣称自己“找到了针对付费榜刷榜的办法”。在当时的报道中,人肉刷榜需要18000人就能刷到付费榜单的第一名,一些游戏毫无征兆的迅速突入榜单高位。而18000人的刷榜成本是多少呢?不到10万元人民币。
这篇文章的最后写到:”原本有些阳春白雪的付费榜,今后将会更加直白地反映出中国市场的本来面貌。“
在2015年DS2M的另一篇文章《糊到苹果脸上的“新式积分墙”广告》中记载的2015年6月的付费榜刷榜价格,是”冲到付费榜Top 10,需要导入1000~2000个用户“,Top 10的价格是40000元,Top 15的价格是35000元,Top 25的价格是30000元。
当然,仅仅知道这些蜻蜓点水的数据是不够的。作为媒体我们更希望知道的是,在2015年这一年以来,苹果付费榜是如何从”阳春白雪“彻底沦为”市场本来面貌“的。
DS2M记者联系到了多家刷榜和iOS渠道推广商。结合多家公司提供的数据,制做出这样一个图表:

这个图需要说明的是,选择Top 3、Top 5和Top 10这3个通常刷榜公司的排名目标,而不包含Top 1和Top 20,是因为大多数刷榜公司无法做到百分之百保证游戏能刷到Top 1,而Top 20又相对排名太靠后。此外,由于刷榜公司的价位、行情以及与游戏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所以最终得出的这张趋势图,只能说是一个行业平均刷榜的价位参考图。
在这张图中,付费榜在2015年1月的刷榜价格为:
Top 3:66000元
Top 5:48000元
Top 10:2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