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tay, Mum》出发的休闲游戏叙事分析与探讨
在上周的新游戏推荐中,一款游戏的icon吸引了我的注意。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沉睡,母亲面带微笑,注视着沉睡的孩子,游戏的名字简单却抓人——“Stay, Mum”。
游戏的玩法本质是一款搭积木的游戏。关卡开始之前,游戏会出现一个图形的轮廓,玩家需要把空中的积木组成先前所示形状。点击降落,使他们落在平台上,保持完整就算过关。
虽然游戏称其玩法为物理解谜,但解谜成分有些过于简单了。每一关的图形轮廓是两三种类型积木的搭配,而且在摆放过程中还能随时观察关卡的要求,唯一的变数是积木落下时与地面发生震荡会出现倒塌,类似于“抓娃娃”升到顶端的震荡。
通常来说,一款核心玩法略显薄弱,也没什么来头的游戏,没有太多关注的价值。但游戏的故事吸引了我。
这个故事特殊而温暖。主角小男孩约翰,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每天早出晚归,为了生计,也为了母子二人的生存,可在约翰眼里,他不懂妈妈忙碌的意义,陪伴他的只有柜子里的积木。游戏目前更新到第5章,约翰和妈妈的关系依然紧张。开发者Chirag表示最后两章会在一个月内免费更新给玩家。
游戏叙事不着一字,全部用过场动画展示,却让我莫名的感动。我的一个好朋友是在单亲家庭长大,当她玩到这个游戏的时候,她哭了。这也让我有了写下这篇文章的想法。

不知你有没有与我相同的感受——在玩休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习惯性的忽略对游戏叙事的关注。我常常会被一款玩法出奇或者艺术风格突出的休闲游戏所吸引,叙事部分往往显得有些鸡肋。
沦为“鸡肋”的原因有很多。有的玩家认为休闲游戏处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位置,玩的时间不多,也就没心思再去研究游戏故事;也有玩家本就对手机游戏的游戏叙事存在一些看法,“手机游戏难道不是刷刷刷和枪枪枪吗?”这是我在采访中听到一个回答。
但不可否认的是,叙事作为游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款叙事出彩的休闲游戏会从众多游戏中脱颖而出。《纪念碑谷》是这样、《里奥的财富》是这样、《Quell Memento+》也是这样。
休闲游戏需要怎样的故事?如何让游戏故事吸引到玩家?带着这些与叙事性相关的问题,我们与国外多位休闲游戏开发者进行交流,收获了一些有趣、有价值的内容与观点,希望对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有些启发。
■ 游戏概念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著作中曾阐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游戏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也同样从生活中不断的汲取养分,进而产生灵感,把概念通过游戏的方式表达出来。
《Stay, Mum》的开发团队名为Lucid Labs,是来自印度新德里的一个独立游戏工作室。制作人Chirag之前在一家大型游戏公司做设计师,做一些轮盘游戏。受限于客观条件,他一直没法做自己想要的游戏。今年,他辞去了工作, 用了三个月时间做出了《Stay, Mum》。
我的游戏概念是从印度的社会现象而来的。在我们国家,人口问题比较严重,社会上存在数百万的单亲家庭,单身母亲与孩子相依为命。我深入观察了身边单身妈妈的日常生活,发现她们几乎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我认为游戏是一个契机,传递一种观念:无论你怎么看待你的妈妈,无论她怎么对你,心里一定要记得她都是对你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