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GDC现场揭秘»羊了个羊丨物理引擎全新升级,实测性能数据首次曝光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2025GDC直击»羊了个羊丨物理引擎升级,实测数据曝光:这只羊真的要“上天”了?

当《羊了个羊》的开发商“羊村科技”在2025 GDC(游戏开发者大会)的展台上放出全新物理引擎的实机演示时,整个会场突然炸开了锅——屏幕上那只看似人畜无害的卡通羊,正以一种近乎魔幻的姿态在屏幕上蹦跶:它的羊毛随着跳跃动作自然飘动,撞到岩石时碎裂的石块会呈现不规则的抛物线轨迹,甚至在跌落悬崖的瞬间,羊角还勾住了半空中的藤蔓,引发了一连串逼真的链条物理反应,台下的开发者们一边疯狂拍照,一边忍不住吐槽:“这哪是休闲小游戏?这物理效果简直能吊打3A大作!”

从“魔性消消乐”到“物理沙盒”?《羊了个羊》的野心藏不住了

作为过去三年全球最赚钱的休闲手游之一,《羊了个羊》凭借“三消+地域梗”的魔性玩法收割了数十亿次下载,但这次GDC的曝光,却让行业看到了它完全不同的一面——物理引擎的全面升级,直接让这款游戏从“指尖解压神器”进化成了“指尖物理实验室”。

根据现场披露的技术白皮书,新版物理引擎的升级重点集中在三个维度:

  1. 动态布料模拟
    过去那只“贴图感”十足的羊毛,现在采用了基于顶点动画的实时布料解算,羊村科技的技术总监在演讲中调侃:“我们甚至给每只羊设计了‘发量分级’,玩家连续失败10次后,羊会气到炸毛,这时候物理引擎会额外分配算力渲染更蓬松的毛发效果。”

  2. 刚体碰撞2.0
    传统手游的物体碰撞往往采用“预设轨迹+简单反馈”,而新版引擎引入了分层碰撞检测系统,举个例子:当玩家操作的羊撞向木箱时,系统会先计算接触面的材质(木头/金属/布料)、碰撞角度(正面/侧面/斜角),再动态生成碎片飞溅的方向和速度,现场实测中,一只羊连续撞击同一位置三次,木箱的裂痕居然会逐渐累积直至崩塌。

  3. 流体动力学初体验
    最让开发者震惊的是,这个休闲游戏居然塞进了实时流体模拟!虽然目前仅应用于“泥潭关卡”和“瀑布场景”,但水流对羊的浮力、阻力,以及羊在水中挣扎时的动态反馈,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2025GDC直击»羊了个羊丨物理引擎升级,实测数据曝光

实测数据曝光:帧率稳了,内存却炸了?

技术升级总伴随着甜蜜的烦恼,羊村科技在GDC现场公布了一组内部测试数据,引发了行业热议:

测试场景旧版引擎(2023)新版引擎(2025)变化幅度
100只羊同屏52帧38帧↓26.9%
复杂关卡加载2秒7秒↑208%
内存占用(iOS)890MB42GB↑59.6%
发热量(骁龙8 Gen4)41℃48℃↑17.1%

数据一出,现场立刻分成两派:

  • 技术乐观派认为,在移动端性能过剩的今天,用画质换体验是必然趋势。“你看《原神》刚出时也被骂发热,现在不照样人手一部?”
  • 实用主义派则担忧:“休闲玩家可不会为了看羊毛飘动,专门去买散热背夹。”

但羊村科技似乎早有准备,他们透露,通过动态LOD(细节层次)调整和AI超分技术,实际玩家体验中:

  • 中端机型(如骁龙7 Gen3):开启“流畅模式”后,帧率可稳定在55-60帧,内存占用压缩至1.1GB;
  • 旗舰机型:解锁“极致物理”模式,能体验完整的布料解算和流体效果。

更“鸡贼”的是,他们把物理效果与游戏性深度绑定——比如羊角撞击岩石的力度,会直接影响碎片飞溅范围,而碎片位置又可能藏着隐藏道具。“现在玩家想通关,真的得学点初中物理了。”一位内测玩家吐槽道。

开发者自曝:这次升级差点让团队“分家”

在GDC的炉边谈话环节,羊村科技主策划首次袒露了升级背后的“血泪史”:

“最早我们只想优化羊的跳跃手感,结果物理组说‘要不干脆重写引擎吧’,美术组当场掀桌——他们刚做完全国34个省份的特色皮肤,现在要重新适配动态毛发?程序组更惨,为了兼容旧版关卡,硬是开发了‘物理降级兼容层’,相当于给新车装了个老发动机。”

他特别提到,团队在流体模拟上走了三个月弯路:“我们原本想用预渲染动画糊弄过去,结果测试时羊掉进水里直接‘悬浮’了,玩家骂我们是‘电子诈骗’,最后只能咬咬牙,把PC端的NVIDIA Flow技术魔改到移动端。”

玩家反应两极分化:有人喊“神作”,有人骂“劝退”

虽然GDC现场一片叫好,但内测玩家的反馈却呈现两极分化:

2025GDC直击»羊了个羊丨物理引擎升级,实测数据曝光

  • 硬核玩家狂喜:“现在用羊角顶碎石墙的角度、力度都有讲究,通关后成就感爆棚!”
  • 休闲玩家吐槽:“以前随便点点就能过,现在卡在‘物理谜题关’三天了,羊村科技你欠我的用什么还?”

更有趣的是,一些“整活玩家”开始用新引擎搞创作:

  • 有人用羊角当杠杆翘起巨石,造出“羊版阿基米德”;
  • 有人发现羊毛可以吸附金属碎片,开发出“磁悬浮羊”玩法;
  • 甚至有人用慢动作回放功能,逐帧分析羊跳跃时的受力分解图……

“我们原本担心物理效果太硬核会吓跑用户,没想到玩家比我们会玩。”主策苦笑,“现在客服每天收到的不是BUG反馈,而是‘如何用牛顿定律速通’的攻略投稿。”

行业震动:休闲游戏开始“卷”技术了?

《羊了个羊》的物理引擎升级,在GDC引发了一场关于“休闲游戏技术边界”的讨论。
某知名分析师指出:“过去大家默认休闲游戏=轻量化+买量,但羊村科技证明,用硬核技术做差异化体验,可能比砸广告更有效,毕竟玩家会自己传播‘羊角撬地球’的魔性视频。”

但也有开发者质疑:“中小团队哪有资源搞自研引擎?这波操作怕是会拉大行业差距。”对此,羊村科技表示将开放部分物理中间件:“我们不想制造技术壁垒,而是希望推动整个行业进步。”

当一只羊开始“较真”物理,手游圈要变天了?

从GDC展台回来后,我反复回放着《羊了个羊》的实机演示,那只在屏幕上蹦跶的羊,毛发随风而动,脚印陷进泥土,甚至被雷劈中时还会抽搐着冒烟——你很难想象,这些细节出自一个曾经被嘲“换皮游戏”的团队。

或许,手游市场的下一个风口,就藏在这些看似“没必要”的技术较真里,毕竟,当玩家已经对“换皮”“数值坑”感到厌倦时,一只会算抛物线的羊,可能才是真正的“版本答案”。